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常识百科 > 正文

兀组词

发布时间:2025-04-23 05:57:06编辑:来源:网易

“兀”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汉字,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,但其独特的形态和意义却让人印象深刻。从字形上看,“兀”像是一块突出的石头,因此它的本义是指高而突出的东西。比如山峰可以被称为“山兀”,形容其高耸入云;又如树木的枝干也可以称为“树兀”,体现其挺拔的姿态。

“兀”不仅有具体的物象描述功能,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被赋予抽象的情感色彩。例如杜甫的诗句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”其中“风急天高”的“天高”一词就有一种开阔、空旷的感觉,这种意境正是通过“兀”的延伸含义所营造出来的——高远、孤寂。

此外,“兀”还常常用来表达一种独立、倔强的精神状态。比如成语“卓尔不群”中的“卓”字,意为高超、卓越,与“兀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这种精神象征着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自我、坚持信念,不随波逐流。

在生活中,“兀”同样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。当人们形容某人或某事特别突出时,会用到“兀立”、“兀自”等词汇。这些词语生动地展现了事物的独特性和鲜明个性,使语言更加形象化、具体化。

总之,“兀”这个字虽然简单,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。无论是作为自然景观的描绘工具,还是作为人格品质的象征符号,它都为我们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。通过对“兀”的理解和运用,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

标签:

上一篇
下一篇